中经评论:守护孩子的健康 给校园食品安全立个"规矩"

2021-06-23 13:27:07来源: 中国经济网

【“舌尖上的安全”系列评论】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臧梦雅娥认为,针对校园食品安全的特殊性,最重要的是从源头上做好把控。校园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学习“规矩”的地方,同样的,保障学生的饮食健康安全以及营养需求,也不能少了政府部门给校园食品安全立的“规矩”。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力量。近日,在以“多方协同共筑未成年人‘舌尖安全’”为主题的第十二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分论坛上,部分企业的代表分享了他们在“助力守护校园食品安全”上的经验和做法。

  一直以来,社会各界对校园食品投入了极大关注。《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提到,学校集中用餐应当坚持公益便利的原则,围绕采购、贮存、加工、配送、供餐等关键环节,健全学校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保障食品安全,促进营养健康。

  关注校园食品安全,就不得不关注食堂用餐安全。在大家的普遍认知中,无论企业食堂,还是学校食堂,食材相对安全有保障,比外出就餐更让人放心。再加上疫情以来,食品安全问题愈发敏感,一些学校禁止了外卖,对学生来说,食堂几乎成了用餐场所的唯一选择。

  显然,校园食堂是食堂中的一类。那我们就先看“食堂”。既然“吃食堂”让人相对放心,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关注其安全问题呢?坦白讲,有不少单位的食堂在经营权获得方面存在“灰色”地带,使得其经营管理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再加上建在单位内部,使得外部监督监管比较薄弱。而且,单位食堂的经营权往往具有独占性,缺乏竞争,食品品质的提升缺少压力和动力。当然,单位里的食堂也需要接受检查,但那层“保护壳”常常让这种检查成了早有准备的“应付差事”。而且,一些单位食堂的经营油水很大,容易成为领导亲属的生意,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突击检查出了问题,也总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陷入惩处不力、整改草草了事的怪圈。

  再来看“校园食堂”。校园食堂服务的特定对象,决定了其生产经营的特殊性。从保护学生的角度来看,校园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更为敏感,更加特殊。校园食品质量关系到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牵动着家长的神经。特别是,中小学及幼儿园食堂的服务对象基本是未成年人。由于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发育不成熟、鉴别能力低、自我保护意识较弱,他们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不一定能第一时间提出来,倘若等到监护者反应过来,很可能已经错过了救助的最佳时机。

  此外,从已曝光的事件来看,校园食堂管理相对封闭,虽然大多数情况下食材安全和就餐卫生环境有保障,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校园食堂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就是大事故。而且,孩子的健康受到威胁,家长很难做到情绪稳定,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情绪更易被煽动,更难平复。这些特点都增加了校园食堂餐饮安全管理的特殊性和难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针对这样的特殊性,最重要的是从源头上做好把控。校园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学习“规矩”的地方,同样的,保障学生的饮食健康安全以及营养需求,也不能少了政府部门给校园食品安全立的“规矩”。当然,在学校逐步转变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思路的同时,家庭、企业、社会等各方力量也要做好监督和配合,以共同守护孩子的成长健康。

免责声明:中广国际视讯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 网站转载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有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0
0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