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全球粮食危机罪魁祸首

2022-07-21 15:51:16来源: 经济日报 刘慧

  从粮食金融化看,疫情发生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造成全球流动性过剩。从粮食能源化看,在全球还有很多国家面临粮食短缺问题时,有的发达国家推动粮食大规模能源化,无异于人为制造一场大规模的粮食减产。我国正不遗余力地为全球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眼下,借粮食议题,某些美国政客抡起恶意诋毁中国的大棒。就在中国刚刚为斯里兰卡持续提供粮食援助之际,有美国官员近日无端指责,称中国在东非数百万人面临饥饿之际囤积化肥和粮食,加剧了全球粮食危机。这种甩锅行为用心险恶,包藏祸心。

  受地缘政治冲突、世界主要经济体流动性增加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全球粮食价格持续高位波动,一些高度依赖进口的低收入国家陷入粮食危机困境。有些发达国家不断编造“中国囤粮”“中国农业自给自足威胁美国安全”“中国种植水稻释放大量甲烷气体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等谎言,让中国为全球粮价上涨、全球粮食危机、全球气候变暖背锅,以实现打压中国的战略目标。

  粮食价格本质上是由粮食供需关系决定的,但随着粮食日趋金融化、能源化,粮食成为泛货币化的符号,成为能源的替代品,一些发达国家调整货币、能源政策,都会对全球粮食价格涨跌产生连带影响。比如,美国是全球小麦、玉米、大豆等大宗农产品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是全球大宗粮食贸易的定价中心,美国通过推动粮食金融化、能源化操控全球粮食价格,可制约其他粮食进口国、收割全球财富。

  从粮食金融化看,疫情发生以来,有些发达国家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造成全球流动性过剩,粮食金融属性表现得尤为突出:国际金融资本借助极端天气、俄乌冲突等话题不断炒作哄抬粮价,推动全球粮食价格飙涨,在一些国家演化为粮食危机,最终可能酿成不堪收拾的恶果。现在美欧等主要经济体通胀居高不下,最近几个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达到8%以上,创出新高。

  从粮食能源化看,在全球还有很多国家面临粮食短缺问题时,有的发达国家并未采取措施减少粮食能源化。比如,近两年美欧等国启动生物能源项目,推动粮食大规模能源化,用玉米加工燃料乙醇,每年因此消耗的粮食高达3亿吨。这将对全球粮食供需产生实质性损害。

  我国不仅没有采取“大水漫灌”的强刺激政策,反而严格控制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加工。与国际粮价“过山车”式的剧烈波动相比,我国粮食市场运行平稳,粮食价格波动幅度远低于国际市场。这主要是,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我国千方百计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粮食自我保障能力。在去年粮食实现“十八连丰”的基础上,今年夏粮增产1%以上,小麦产量好于往年,早稻丰收在即,秋粮播种面积稳中有增,把“中国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中,为粮价稳定物价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从国家统计局数据看,今年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平均上涨1.7%,低于全年3%左右的预期目标。

  我国进口粮食主要是为弥补国内需求缺口,解决国内结构性短缺问题,并非囤积粮食。从我国海关总署最新发布的数据看,今年上半年我国粮食进口量较2021年同期减少5.4%;从进口结构看,除了大米、高粱进口量大幅增加外,小麦、玉米、大麦、大豆均不同程度下降。在确保自身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我国也适当对外出口粮食,并为其他缺粮国家提供粮食援助,不遗余力地为全球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免责声明:中广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网站转载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有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0
0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