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特护期龙华区福城街道基层组织展新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夯实基层基础,加强法治建设,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近年来,深圳市龙华区福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践行“枫桥经验”,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好,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服务和带领好居民群众,共同把社区建设好、管理好、治理好”,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今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特护期,福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龙华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成功处置某市场大规模群体性上访苗头隐患,将一宗涉及人数众多、群体重复上访频繁的历史遗留纠纷妥善化解。凭借多年的基层治理方式方法实现圆满收官。其主要启示是:福城治理=党建+N。
(一)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引领合作共治,是深化基层治理的首要前提。
党的领导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最大优势,是基层治理的“定海神针”。化解信访积案,妥处矛盾纠纷,涉及到方方面面,只有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凝聚各方智慧力量、统筹各项工作任务。某市场纠纷问题跨时长、阻力大,没有组织的强力支持,不会取得预期成效。面对53户大规模群体性上访苗头隐患,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坚毅决心和科学决策,为事件妥善处置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掌握该市场不稳定因素后,当晚8点,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一线指挥下,迅速组建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抽调40名公务员、86名警力及其他工作人员共计513人,对市场二楼商户多管齐下、综合施策,保障了纠纷的圆满解决。实践证明,只有以党建为引领,构建上下联动一盘棋工作格局,完善守土有责、部门履责、人人尽责的责任体系,才能确保工作有人抓、有人落,取得进展、抓出成效。
(二)以机制创新为路径,完善规章制度,是深化基层治理的必然要求。
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针对街道在特区一体化进程中面临的城乡二元矛盾比较突出、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程度有待提升、公共服务不够精准、基层治理职责不够明晰、部门社区条块合力不足等突出问题,2019年初,福城街道制定《福城街道关于深化基层治理改革推动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的实施方案》,探索建立了“党建引领、街道抓总、社区织网、网格包干、权责明晰、多元共治”的治理体系。经过近两年实践,进一步推动治理制度化、规范化运行,努力形成“领导核心强、多元融合治、指挥协调统、响应处置快、公共服务细、公众参与广、工作成效实”的治理格局。某市场纠纷能在两天处置完毕,就是得益于“平时分、防在平时,战时统、统在急时”的社区管理机制。这次处理纠纷中,该街道按照市、区统一部署安排,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坚持守土尽责,建立工作专班,加强值班值守,严格重点管控,对辖区各领域涉稳隐患全面排查,确保问题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实践表明,机制创新是推动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制度创新才能不断激发管理活力。
(三)以基层组织为支柱,强化部门协作,是深化基层治理的动力源泉。
城市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城市基层治理的核心力量。某市场纠纷事件是涉及多个部门的遗留问题,单个部门和地区“单打独斗”不行,多个部门和地区“八仙过海”也不行,必须整合资源力量统筹推进。在这次复杂纠纷的处理中,相关职能部门、属地街道、公安部门、企业做实做细工作,加强宣传解释、思想疏导、打击教育,得到绝大多数群众认可和支持。实践证明,优化城市基层治理,必须把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有机联结单位、行业及各领域,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真正使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
(四)以公平正义为圭臬,坚持德法共治,是深化基层治理的坚实基础。
53户商户涉及不同类别,且人员之间诉求不同,只有坚持依法行政才能行止有度。为了破解这个历史纠纷,福城街道自始至终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法治德治手段并举,自觉当好“守门员”,把住“警戒线”,坚持统一标准、统一步骤,严格执行政策,严格阳光公开,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既解决了“燃眉之急”,也化解了“后顾之忧”。当前,福城街道正探索推进“三治融合”,念好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经,以法治和德治为手段,以自治为落脚点,以法治保障自治、规范自治,以德治支撑自治、滋养自治,在自治中实现法治、践行德治,实现民意、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集成创新行之有效的治理载体和模式。
(五)以人民满意为目标,推进问题解决,是深化基层治理的根本旨归。
在该事件处置过程中,福城街道把群众路线贯穿于始终,深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取得绝大多数商户的理解和支持。充分听取商户的诉求意见,站在群众角度,找准问题的症结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充分保障各方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多数商户真支持、真配合、真认可、真满意,为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问题处理后,签约商户对街道连声称赞,并纷纷表示谢意。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逐步转型,基层工作能力和工作方式面临更多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想要解决街道频发的问题、矛盾,往往需要在党的建设、群众思想工作、社会力量动员机制等众多相关方面寻找原因、研究对策。只有抓住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从问题的关键环节追根溯源,才能认清问题、精准施策,达成共识、实现共治、合为共赢。(张晓霜 梁彩电 许艳辉)
免责声明:中广国际视讯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 网站转载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有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