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界定“后生元”并建立标准?且看最新研究成果
中国经济网8月11日讯(记者刘潇潇 李冬阳) 对宿主健康有益的“后生元”作为近两年兴起的新概念而备受行业关注。然而,如何科学界定后生元,并建立其标准与监管体系,成为后生元科技与产业化道路上亟须解决的问题。
中国经济网记者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获悉,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邀请业内20余位权威专家,基于国内外后生元最新研究成果、相关法规,经多次研讨形成“后生元的研究现状及产业应用”综述文章,并凝练出“后生元五大科学观点”,于8月11日上午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举办的第十七届益生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上正式发布。
后生元五大科学观点内容如下:
观点1 后生元的定义和范畴仍在不断完善和拓展
基于目前科学研究及产业应用现状,后生元是对宿主健康有益的、遗传背景明确的灭活微生物和/或菌体成分,包括或不包括其代谢产物。但也有研究者关注胞外多糖、囊泡等无细胞代谢产物成为后生元的可能性,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后生元的定义和范畴仍会不断完善和拓展。
观点2 后生元的安全性是其产业应用的必要条件
基于目前研究现状,研究开发后生元,建议优先选择已完成安全性评价、公认安全的微生物,并对制备的后生元进行特征成分解析及安全性评价,不能仅依据制备后生元原始菌株的安全性来推断后生元的安全性。
观点3 后生元健康作用需经过科学循证
目前研究发现,后生元发挥作用的主要部位在肠道,具有调节免疫,改善便秘、肠易激综合征等多方面健康作用,然而,其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同时,建议借鉴益生菌健康作用的研究方法,构建基于科学循证的后生元健康作用的量效关系评价方法,为后生元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观点4 后生元的健康作用具有菌株特异性
制备后生元的微生物来源不局限于益生菌,所选菌株需是遗传背景和生物学特性明确且公认安全。由于不同菌株培养后的菌体及代谢产物差异性较大,且同一菌株以不同灭活方式生产的后生元产品其健康作用存在差异性。因此,后生元的健康作用具有菌株特异性。
观点5 需明确后生元健康作用的特征性物质成分
后生元是灭活微生物、菌体成分等多组分组成的混合物,只有明确对其健康作用的特征性成分并建立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才能实现对后生元的质量控制和监管。后生元具有较好贮运稳定性与加工适用性,添加后生元可能影响产品的感官和物理化学特性,在使用过程中建议考虑后生元与食品成分的相互作用。
免责声明:中广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网站转载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有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