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与加工协力 全球乳业20强的养成之路
本报记者 杨晓晶
近日,荷兰合作银行公布2021年度全球乳业20强名单,中国乳企伊利和蒙牛分列第5、第9位,两家企业10年间增速惊人。当然,两家龙头的排名不能完全代表我国乳业的整体实力。那么与实力更加雄厚的乳业强国相比,我国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再提升?
记者经过梳理发现,两年来,入榜20强的企业仅位次发生变化,并没有出局者。“能够稳居20强,在他们的业绩中,企业与奶农的良好利益联结机制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中国乳业》总编董晓霞在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表示。
合作历史源远流长
据董晓霞介绍,在全球乳业20强企业中,超过40%的企业起源于奶农或合作社。如20强中的古吉拉特邦前身是由印度古吉拉特邦两个村庄的奶农组建的凯拉区合作社,目前覆盖18600个合作社的360万奶农。瑞典的阿拉福兹源于1881年奶农联合成立的全球第一家合作社,2020年已有9406个会员奶农。加拿大的阿格洛普1938年由87名奶农联合出资成立合作社发展而来,目前拥有2974名会员奶农。荷兰皇家菲仕兰则是在6位农场主创建的第一家合作制乳品企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基于奶农或合作社发展起来的这些企业,一直坚持由奶农或合作社拥有,并参与公司的管理和分红。”据董晓霞介绍,目前奶农或合作社仍是这些企业主体。如阿格洛普的2974位股东均来自为公司提供生鲜乳的奶农,每个奶农根据牧场规模和产奶量享有不同股份,由董事会聘请专业管理团队负责公司的日常运营;阿拉福兹由来自丹麦、瑞典、德国、卢森堡、比利时和英国等7个国家的近10000名奶农共同经营管理,由175名奶农代表和12名公司雇员组成的代表委员会负责利润分配方案、选举董事会等;恒天然由10500位奶农拥有股份并参与分红,按照《恒天然配股标准》,奶农每季提供1000公斤的乳固体就拥有一票表决权,参与董事会投票选举和合作社管理。
利益联结共促发展
为了稳定企业的全产业链布局和全球化发展需求,实现盈利和可持续发展目标,这些企业尤其注重建立长期、可持续的合作伙伴关系,与奶农形成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如美国奶农(DFA)通过在合作社内设立法律部、人力资源部、风险管理部、牧场服务部、能源管理部、关怀基金会等部门,帮助牧场控风险、降成本、促融资、强服务,保障奶农利益。
“在利益联结机制中,20强企业的很多方式值得国内乳业借鉴。”董晓霞介绍,首先上述企业都有完善的生鲜乳定价机制。其中,很多乳企实行的是合理透明的原料奶定价机制。如法国的索迪雅,原料奶收购执行A/B价格系统,A价格与国内市场挂钩,B价格与国际市场挂钩,公司对合作牧场交售的生鲜乳90%按照A价格收购,10%按照B价格收购。再如法国的保健然,奶价根据乳制品市场指标、法国市场价格构造、生鲜乳生产成本基于设计好的公式计算,当市场、成本发生变化时奶价相应调整。
而基于成本效益和第三方的测定则保障了定价公平。如达能与奶农签订基于成本效益模型的奶价合同,合同中规定奶价要基于生鲜乳生产成本并考虑一定利润;加拿大的萨普托与奶农协会根据生鲜乳需求量和质量指标按质定价,生鲜乳指标通过第三方机构测定,测定证明在养殖加工双方发生争议时具有法律效力。
“为了提高生鲜乳质量,这些企业执行按质论价,并建立了中长期合同。”董晓霞介绍,在菲仕兰,会对收购的每一批原料奶进行测试,根据成分、安全和质量向奶农支付奶价,对长期供应高品质牛奶的牧场,以及严格遵守计划的牧场给予奖励。法国的兰特黎斯每年2—3月与奶农、合作社签订合同规定首月奶价,之后每月根据市场行情调整,根据体细胞数、菌落总数、乳脂、乳蛋白等指标执行优质优价。“建立了中长期合同的奶农更愿意进行再投资,促进牧场的发展。”
另外,企业还全力帮助牧场建立标准和服务体系。如阿拉福兹建立了包含食品安全、鲜奶加工、环境保护和动物福利的质量管理体系,规范生鲜乳质量。保健然制定了合作牧场必须达到的“最佳养殖实践宪章”和鼓励达到的“可持续牛奶生产”评估标准,并派技术人员指导牧场应用标准。
对于牧场很多技术问题,企业也会尽力帮助解决。如古吉拉特邦提供了品种改良和动物保健方案,其各区域人工授精中心提供育种服务、24小时流动兽医应急服务等。雀巢在中国、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为奶农提供畜群结构、饲料、防疫、配种等技术服务。德国的西奥穆勒不仅帮助奶农提升生产技能,还帮助培养优秀的牧场接班人等。
在金融服务方面,20强的做法也是可圈可点。如德国的诺德胡马纳每两周向奶农支付一次奶款,以保证奶农的资金流。美国奶农设立了专门的金融服务部,在牧场扩大规模、更新设施设备、采购投入品资金紧张时,根据评估财务指标提供贷款支持。在古吉拉特邦,会员奶农每天送的原料奶经测试合格后,即可拿到支付奶款的账单。
此外,为了保持良好的利益联结机制,这些企业还采取各种方式加强市场供需平衡调控。据了解,兰特黎斯对合作牧场实行的是配额管理,即通过限定供奶量防止牧场过度扩张,使上游养殖保持适度规模。美国奶农则设立了关怀基金会,接受个人、企业和公共部门捐款,用于美国乳制品消费市场和奶业专业学生的奖学金。美国奶农还通过建立保险部和风险管理部,为奶农提供系列险种,同时基于期货等手段稳定生鲜乳和饲草料价格,帮助奶农获利。在这方面,恒天然采取的是建立乳制品的期货和期权市场,稳定生鲜乳及乳制品价格,保障奶农利益。
我国乳企须迎头赶上
由于我国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长期处于分离状态,利益联结松散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扭转,仍是制约我国奶业稳定发展的突出问题。对此,农业农村部等有关部门多次提出,到2025年,我国奶业要实现全面振兴,基本实现现代化,其中重要一环就是进一步稳固养殖加工利益联结机制并得到显著优化。业内人士也纷纷建议,要引导乳企和养殖场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完善政府、行业协会与乳企共同议价的机制,特别是加速构建全国交易平台,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定价机制,让广大养殖企业获得更多发展红利。
对此,董晓霞认为,要借鉴全球乳业20强企业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密切养殖加工利益联结。
首先,探索完善生鲜乳定价机制。如从政府层面不断完善以优质优价为核心的生鲜乳定价机制,强化乳脂、乳蛋白、菌落总数等指标在生鲜乳价格形成中的应用。据了解,在上海、河北等地已经开展由奶协、奶农、乳企等多方参与的生鲜乳价格协商机制,指导各地区生鲜乳定价。为实现生鲜乳生产、收购与检测的相对独立,要进一步完善第三方检测,为生鲜乳优质优价的定价机制奠定基础。
其次,构建基于奶料比的价格预警机制。如完善五大产区的奶业成本效益监测体系,将青贮、苜蓿、玉米、豆粕等奶牛特有“口粮”纳入监测指标;基于饲料权重构建我国奶料比模型,基于“口粮”价格监测数据,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全国、五大产区、不同规模养殖场三个维度的奶料比模型;建立奶价预警机制,基于生鲜乳和饲草料监测价格,测算并发布三个维度的奶料比,给行业和市场提供参考与预期。
另外,强化市场风险管控与应对机制。如完善奶牛养殖保险政策,提高赔付标准,降低养殖风险。结合生鲜乳目标价格保险试点经验,借鉴美国经验做法,实行生鲜乳目标价格以及毛利润保险;同时逐渐引入奶粉期货管理机制,规避上游产品价格大幅波动风险,保障奶牛养殖收益预期。探索设立乳制品基金,尝试由行业协会牵头,以乳企为主设立乳品基金,当行业发生重大事件时,运用基金缓解市场供需矛盾,保持国内市场稳定。
事实上,与世界顶峰水平相比,我国乳业在奶源管理、品类创新、企业研发投入、创新力量、活跃度等其他方面也有待提升。只有全面发力,我国乳业未来才能具有国际话语权。
责任编辑:李晨
免责声明:中广国际视讯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网站转载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有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