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赛道迎来互联网营销打法

近两年来,预制菜成为餐饮企业和食品公司争相追逐的热门地带,产品丰富性进一步提升。

酷热天轻量级预制菜受追捧,夜间经济规模将破40万亿元

预制菜品并不局限于佛跳墙、酸菜鱼、猪肚鸡等精品菜,卤味、烤肠、牛肉干等轻量级日常小菜,同样深受消费者的追捧,尤其是进入夏季夜宵旺季,消费者对于卤味、烤肠、丸子等适合下酒的预制菜需求显著提升。

预制菜“黄金赛道”如何跑出好成绩?

预制菜作为一个万亿元级市场规模的行业,发展空间巨大。小小一盘预制菜,一头是田间,一头是餐桌,串联起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幸福路。有关专家指出,预制菜产业亟待规范,规范得越细致,越有利于行业发展。

我国小龙虾产业总产值超4000亿元

2022第五届中国(国际)小龙虾产业大会近日在江西省永修县召开,会议期间发布了《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22)》。

山西大同:打造百亿级黄花产业

近日,为期一个月以“花开忘忧、富民增收”为主题的第五届大同黄花丰收活动月拉开帷幕,这是大同市扩大“大同黄花”品牌影响力,展示黄花产业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

助奉化水蜜桃“走四方” 宁波科特派探路新电商

近期,产自浙江宁波的奉化水蜜桃早熟品种陆续进入上市期,来自宁波财经学院的市级科技特派员王嘉箐等人随即走访相关企业,与当地萧王庙街道主营水蜜桃种植、销售等业务的青年企业家探讨桃经济“玩转”新电商的实践路径。

高校科研食品如何走出“深闺”

这几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成为热潮,拥有“高学历”光环的科研食品也从实验室的“深闺”中走出,以健康、营养和丰富口味等特色,圈粉了无数年轻人。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直呼,“我吃的不是美食,是科研成果”。

贵州茅台年度任务完成过半 “i茅台”成绩亮眼

此外,仅上线三个多月的“i茅台”取得亮眼成绩,目前该平台注册用户已达到1900万户,日均活跃用户近200万户,酒类产品累计销售1232吨,实现营收46亿元。

小龙虾综合产值达三百亿元

近年来,江西以打造国家级鄱阳湖小龙虾产业集群为契机,按照“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的思路,补齐短板、延长链条、培育品牌、开拓市场,不断完善联农带贫利益联结机制。

茅台冰淇淋炒到天价背后:“因为买不到,才会被炒高”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茅台冰淇淋的推出是茅台主动向年轻消费群体靠近的首次突破,意在打破以往大众对茅台产品“传统、稳重、商务”的刻板印象,用时尚、年轻的冰淇淋形式向消费者展现茅台“创新、活力、时尚”的另一面。

今年预制菜市场规模预计达四千一百亿元

今年以来,预制菜销售迎来快速增长,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欢迎,也吸引了众多企业投资布局,成为拉动食品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突破口。未来,还需多方形成合力,编制统一的预制菜行业标准,助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从低价贱卖的商业豆到品质优良的精品豆 云南咖啡更好喝了

2021年10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在云南昆明召开,会议期间,茶歇选用的云南咖啡让国内外嘉宾赞不绝口。从商业豆到精品豆,云南咖啡如何走向精品化,赢得市场认可

黑巧克力加码健康减糖风

业内人士表示,小众的黑巧克力,开始不断被年轻人选择。和饮料市场一样,糖果市场也正经历着巨大变化。总体看来,整个糖果市场都在“减糖”的消费趋势下被颠覆,这对新品牌来说是风口,而对糖果巨头们来说却是风险。

无醇啤酒赛道热闹 风味创新关乎发展

夏天正值啤酒消费旺季,记者近日发现,市场上的无醇啤酒日益增多,众多啤酒品牌也纷纷推出了无醇啤酒。

盛夏杨梅红

作为传统特产水果,我国杨梅人工种植已有2000多年历史,主要分布在北纬20度至30度的湿润山区,总面积500多万亩,年产量达100多万吨。据统计,世界杨梅经济栽培98%以上来自中国。

拼购+产地直发 山东烟台张格庄樱桃“云”销全国日超万单

在我国的水果版图中,张格庄大樱桃占有一席之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山东以2938.91万吨的水果产量成为水果第一大省。其中,樱桃产量80万吨,种植面积150万亩,仅次于苹果和桃,稳坐山东水果的第三把交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