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上风口的临期食品能否自成一派?
据公开资料显示,主营临期食品的折扣连锁超市小象生活日前已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继天使融资之后,间隔短短一年的时间,小象生活再次获得融资,足见资本市场对临期食品赛道的热情。
行业专家解“码”调味品行业的数字化溯源体系
近年来,复合调味品因其操作简单、美味易用等特征,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入局,竞争日趋激烈。因此,调味品企业如何重新梳理自身优势、反思不足,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战略调整,在现阶段尤为重要。
2000亿元鸡肉产业迎利好 鸡肉期货和期权“谋动”
郑州商品交易所在今年5月份主导研发了鸡肉恒温水浴解冻设备,并获得了国家授权的多项专利;此外,日前郑商所主导制定的《水浴解冻法测定冷冻鸡大胸肉解冻失水率(T/HNSPXH 000.001-2022)》团体标准经河南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审核发布,并已正式实施。
上海餐饮业:期待已拉满!“必吃榜”入选餐厅数全国第一
近日,大众点评发布2022年“必吃榜”,全国57城1482家优质餐厅脱颖而出。其中,上海以141家的上榜餐厅数蝉联全国第一。记者注意到,在上海上榜的餐厅中,小店占比近四成。该榜单入围名单发布两周以来,上海小店线上收藏量已环比上涨83%。
社区杂货店开始响起外卖提示音,实体小店传出复苏信号
实体小店涌进更多线上订单,消费者的“燃眉之急”更高效解决,线下门店的服务半径进一步扩大……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扎根于本地零售实体的即时零售新业态,正在点燃实体门店新活力,加速消费市场回暖。
“高学历”食品应“内外兼修”
高校、科研院所应把“高学历”食品引入品牌发展之路,通过商标注册对“高学历”食品进行品牌保护。内有科研要素把控品质,外有品牌要素保障营销,才能让“高学历”食品更具市场竞争力。
产业观察:应对挑战 餐饮业上好数字化“必修课”
疫情常态化背景下,餐饮行业的线下经营不时被按下暂停键,但是,餐饮商户们却一刻不停。挑战之下,餐饮商户们逆风前行,不断创新,转向线上经营,积极拥抱变化,终于迎来了属于他们的盛夏光景。
Z世代养生界弄潮儿登场 营养品褪去“老古董”标签
为了满足新消费者“朋克养生”“懒人养生”等新诉求,越来越多品牌开始推动营养消费品创新。特别是传统滋补营养品品牌正在逐渐褪去“老古董”标签,通过产品创新升级,成为当下Z世代养生界的弄潮儿。
食品烟酒类价格下降 5月份广州CPI环比下降0.1%
国家统计局广州调查队昨日发布数据显示:5月份,广州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以下均指环比)下降0.1%,其中食品烟酒类下降0.9%,非食品价格持平;消费品价格下降0.4%,服务价格上涨0.2%,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呈三降两平三涨。
饮料还分“软”和“硬”?
现在的饮料货架上,除了记忆中常见的冰红茶、冰绿茶、橙汁、可乐等饮料,各类新出的茶饮料和果汁饮料也成为了主流。这些饮料一改花花绿绿的包装,在包装上突出“低糖”“低脂肪”“零卡”“轻盈”等概念。
陕西安康汉滨区挖掘链条潜力 提升产业优势
近年来,汉滨区从“链”上发力,选择富硒食品、新型材料、纺织服装等基础好、潜力大的产业,按照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推动、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的思路,通过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通供应链、完善利益链,“四链融合”促进产业发展。